新世紀論壇近期焦點財政預算案及房屋意見調查

近期焦點
財政預算案及房屋意見調查
公屋聯會與新論壇於今天( 1月23日)召開記者招待會,公佈財政預算案及房屋意見調查結果。


為了收集香港市民對經濟及財政預算案的意見,公屋聯會與新論壇於2019年1月10日至16日期間,透過音頻電話訪問了1,021名市民,有接近一半受訪者對本港經濟情況感到悲觀。


近半受訪者對本港經濟情況悲觀


調查發現,整體有 47% 受訪者估計香港未來半年的整體經濟狀況“會變差”,認為“同依家差唔多”的有41.4%。至於被問到受訪者對未來半年自身家庭財政狀況期望,整體過半數受訪者認為將會“同依家差唔多”,有三成受訪者表示未來家庭經濟較悲觀。


雖然較多受訪者對香港經濟狀況表示憂慮,但有七成受訪者估計來年度財政預算案會“有盈餘”,對來年政府的財政狀況表示相當樂觀。


土地及房屋問題仍是市民最關注的問題


有46.7%受訪者認為“土地及房屋”是政府最需要多投放資源的政策範疇;亦遠多於其他的政策,包括“醫療衛生”(21.8%)及“社會福利”(14.1%);而且,當中尤以年齡較小的15-24及25-34歲年齡群組的受訪者明顯更關注“土地及房屋”問題,意見均超過一半。


調查反映出土地及房屋仍然是市民較為關心的政策範疇,並且亦期望政府投放更多資源處理,意見度接近一半。政府去年在《長策》周年進度報告中,調整公私營房屋比例至七三比,雖然增加了公營房屋供應目標,但預計可供應的房屋總數落差進一步擴大。建議政府在今年的《財政預算案》中,必須調撥更多私營房屋用地作為未來公營房屋發展所需,短期供應先令比例達標,再追回落差,否則《長策》只成空話;此外,政府也應盡快回應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提交的八項新增土地選項,並接納報告建議,及早制定規劃方案及落實時間表。


九成人認同目前樓價仍太高  五成人認為樓價應下跌四成才合理


調查發現,整體有89.7%受訪者認為現今樓價“係太高”;有超過五成受訪者認為樓價要下跌四成或以上,才算合理;在年齡的交叉分析發現,年輕一代較整體更加認為樓市應下調至少四成,接近六成。


對於“在未來一年考慮置業”問題,整體超有七成受訪者表示“唔會”,但在交叉分析中,以“25-34歲”及“35-44歲”的受訪者中置業意欲較強,分別有29.8%及22%。 


調查結果反映出,絕大部分受訪者認為目前樓價實在太高,難以負擔,更有多達七成受訪者表示不考慮在未來一年置業,相信負擔能力是關鍵。雖然最近私人樓宇售價有回落的跡象,但難以就此斷言樓市已步入下行周期,而且售價仍然高得難以負擔,對首次置業人士造成了相當大的困難,特別在25-34歲年齡群組中,置業意欲較高,對於多項協助首置人士置業措施的支持度均最高,反映青年置業面對很大的困難。此外,雖然政府於去年修訂了資助出售房屋的定價機制,售價較過去更可負擔,但畢竟供應量少,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,“大抽獎”實難以滿足社會的需要,適量放寬樓控措施可為首置人士提供更多置業的機會;誠然,放寬置業援助措施,難免會對私人樓市及置業者造成一定的風險,因此,建議措施只應集中於首置人士,並且要審慎而行。


較多市民支持增加過渡性房屋供應  建議設立專項“過渡房屋基金”


整體有五成受訪者同意設立“過渡房屋基金”;在交叉分析中,以居於分租單位的受訪者最同意增加過渡性房屋供應,有五成五表示同意;而較年輕的受訪者,即由15至44歲三組年齡群組,較多支持增加過渡性房屋,平均過半數。


公屋聯會與新論壇建議設立專項“過渡房屋基金”:房委會最新公佈公屋平均輪候時間上升至5.5年,續創18年以來新高,升勢將會持續。覓地建屋須時,未來五年出租公屋的供應量平均每年1.5萬間,仍處於偏低水平,為回應基層市民住屋的需要,須透過推動“過渡性房屋”以解燃眉之急。雖然政府於去年的《施政報告》中,提出增加過渡性房屋供應的建議,但力度實不足夠。在是次問卷調查結果中,有半數受訪者同意設立基金,增加過渡性房屋的供應。建議把過渡性房屋納入到現有的房屋階梯之中,透過撥出政府閒置土地,提供財政支援,由公營機構及非牟利團體推動如社會房屋及組合房屋計劃,建議定出未來10年,每年平均供應不少於2,000間單位目標,紓緩基層市民住屋壓力,專項基金總額建議不少於60億元,期望預算案作出正面回應。


較多市民支持協助首次置業人士的置業措施


在三項涉及協助首次置業人士的措施中,均得到超過六成受訪者的支持,包括:放寬首置按揭成數(64.1%)、減收首置人士樓宇印花稅(65.7%)、恢復首置資款計劃(65%)。在與年齡的交叉分析中,以15-24及25-34歲年齡群組對於放寬首置人士買樓按揭成數的同意最高,有七成五; 對恢復首置貸款計劃,以25-34歲、35-44歲及45-54歲年齡群最高,平均有七成,綜合而言,以25-34歲年齡群組對於三項措施的同意度均最高,或反映有關群組有較高置業措施援助的訴求。


公屋聯會與新論壇建議認為,最近市建局推售“煥然懿居”港人首次置業先導項目,收到逾萬份申請表,當中有半數申請者總資產值少於64萬,並未有充裕的首期,但由於項目提供最高九成樓宇按揭,故吸引不少“80後”及“90後”申請,反映置業的訴求。由於金管局收緊按揭成數,而隨樓價不斷飆升,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公佈最新2018年11月的私人住宅單位平均售價,在40平方米以下的新界單位,售價約520萬元,九龍則約550萬元。即使首置人士可獲9成按揭貸款,但卻有貸款上限的規定,建議只針對售價600萬元或以下的私人樓宇,全面放寬予首置人士9成按揭,提供更多置業的選擇。


隨著樓價不斷上升,買家須要繳付住宅物業的印花稅不輕,以住宅單位售價約500萬元為例,從價印花稅便須繳付樓價的3%,即約15萬元,加上預備樓宇的首期款項,對於“無父幹”的年青首置者帶來相當大的負擔。因此,建議可考慮針對售價600萬元或以下的私人樓宇,豁免首次置業人士繳付印花稅,以減低首置的成本開支。


早前,公屋聯會進行了“樓奴指數調查”,受訪者預計準備樓宇首期的金額平均高達為174.3萬元,以每月平均儲蓄1.3萬元,須要不少於128個月才能達致儲備首期的目標,只能望“樓”輕嘆。在目前資助出售房屋供應仍遠低於《長策》目標,尤其至2022/23年度,在房委會公營房屋建設計劃中,資助出售房屋的供應出現斷崖式滑落至只得1,500間,若政府堅決維持收緊樓宇按揭的規定,建議應適量恢復“首次置業貸款計劃”,作為補充資助出售房屋供應的不足。建議可參考居屋白表申請者的入息及資產限額為基礎,每年提供不多於500個資助資款名額,並增加單位的轉售限制至不少於5年(過去貸款計劃轉售限制為三年),以減低投機炒賣的情況發生。


詳細報告:http://www.ncforum.org.hk/file/upload/file_937_xRz.pdf